申博官网138注册 www.shenbo223.com 本文以《詩,在跨越之間》為題原載2020年第1期《世界華文文學論壇》。...
对宇秀而言,从曾经的上?!靶∽首骷摇?,到加拿大“痛感诗人”,不仅仅是书写身份的转换,同时也印证着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轨迹。论文将从海外跨文化经验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出发,对宇秀的诗歌进行探讨,并藉此描述当代汉语诗歌海外传播、影响的一种路径。...
宇秀诗中的”风骨”之所以具有“令味之者动情,闻之者动心”的魅力,除了她言之有物的真情实感在其诗行溢于言表,而在诗艺的技巧方面,不得不说她善用隐喻的能力,这使得其“风骨”在富于张力的词语间和意象的通感中得以呈现,给人可感可闻可触可视的真切质感,绝非空洞直白的呐喊。...
在作者既“热”又“冷”的情绪中,我们看到“故乡”因为流动和迁移变成相对的概念,流动带来的阔大时空并非让故乡无以存在,故乡的内核是可以被具象呈现的,“咖啡桌的根艺”无论其形态如何,却和故乡的很多记忆有着相同的质地,而“扭曲”和“剥了皮”从塑形的角度以疼痛的体感,呈现移居者对新身份与复杂“根性”的思考。...
今年時報文學獎新詩類的徵文共計收件619首(包括大陸75、港澳30、海外23、東南亞38),經初審委員林德俊、羅毓嘉、顏艾琳評選後,有73首進入復審。復審委員為田運良、林婉瑜、林承謨,復審結果有17首進入決審。...
宇秀本就善于写物,食物、景物、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在她的笔下鲜活起来,或自成宇宙……在跨文化空间中书写北美日常生活经验,宇秀的文字和诗句有种平中出奇的力道,把看似平凡的物事以触目惊心的方式表达出来,而出奇的写作来自于她敏感的心灵和灵动的文学感受力。...
2019年8月29日,将是我尊敬的诗坛前辈、本人在移居国加拿大的文学忘年交、著名诗人痖弦先生87岁大寿。在先生即将迎来生命新岁之际,谨以此旧作,权当华诞献芹?!饧?...
散文作为一种最自由的文学样式,其最不自由的一点是写作者不能把自己置于文字之外,而这种“不自由”对于孩童是不存在的, 所谓“童言无忌”,孩子是不会把自己隐藏起来或高高挂起来说话的。散文的写作最终是要把自己写进去,无论你多么有才气,终究不能像小说家那样躲在虚构的人物背后编故事,你必须身在其中,在自己的文字里诚实地出场。...
王红旗:首都师范大学教授,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、《中国女性文化》学刊创始人之一,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主任。...
简而言之,就是要使诗的出现既会使人感到陌生,但仍很熟悉,仍然会受到感动,只是代言的意象可能会使读的人大感意外……其实文学表现“陌生化”是现时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,被陈腐守旧一直因袭複製的旧把戏早该退位了。所以宇秀的诗大家都觉得很新鲜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...
诗人宇秀诗歌作品五首。原载台湾《葡萄园》诗刊2018年冬季号总220期,收入台湾秀威出版诗集《忙红忙绿》。...